Read Anywhere and on Any Device!

Subscribe to Read | $0.00

Join today and start reading your favorite books for Free!

Read Anywhere and on Any Device!

  • Download on iOS
  • Download on Android
  • Download on iOS

現代世界史後篇:一八七○年起

現代世界史後篇:一八七○年起

R.R. Palmer
4.5/5 ( ratings)
推薦序

用「現代化」的視角解讀現代世界史

  用「現代化」概念來取代「西化」概念,這絕不僅是一個修辭上的問題,而是對觀察現代世界的「西方中心論」觀點的修正和突破。這在本世紀七○年代以來西方出版的近現代世界史著作中,有明顯的轉向。在這裡,我要特別推薦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帕爾默(R. R. Palmer)與科爾頓(Joel Colton)合著的《現代世界的歷史》 。此書的一大特色,就是以「現代世界」的形成為主線,從「現代化」的新視角來觀察近期世界歷史的進程。作者對「現代化」的涵義沒有嚴格的界定,但做為本書核心概念的「現代世界」(modern world)是不同於古代的「希臘世界」、「羅馬世界」、「拜占庭世界」或「阿拉伯世界」的。現代世界是從近世以來世界歷史進程的整體關聯性的觀點出發的。要了解現代世界,必須從歐洲開始,因為從十六世紀以來,歐洲在數世紀中建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、全球性的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技術和科學體系的綜合體,這是由歐洲及歐洲人移民後裔組成的國家所構成的「文明世界」。到十九世紀七○年代,世界上確實已存在一個「以歐洲為中心的文明世界」。 按作者的觀點:「歐洲是世界上首先變成現代的部分地區,世界的其餘部分則正在進行一個持續的現代化過程,而現代世界正在變成一個日益相互連結的整體。」 作者稱此為「新的全球一致性」(a new global uniformity)。書中也使用了「西化」和「歐化」二詞,主要是用於俄國和日本「借助仿效西方而實現現代化」的歷史過程。 在區分「現代化」和「西化」兩個概念時,作者顯然把現代化理解為一個包括西方在內的世界歷史範疇。書中寫道:

  二十世紀後期,全世界各民族都還在經歷「現代化」的歷程。它有許多形式,其中最明顯的標誌是飛機、超級市場、電腦技術和城市人口稠密。……結果之一,是在文明的某些方面出現新的全球一致性。現在已不再是「西化」的問題,如過去日本和俄國經歷過的那種情況,也不是人們有時警覺地指出的世界被美國化的問題。這是一個過程,美國人和歐洲人曾經起過主要作用,但它的產生畢竟是由於採用現代科學、技術、醫學、運輸以及電子通訊工具等的結果;哪裡採用這一切,哪裡便出現這種過程。看來,包括各種文化和種族的整個人類都有可能發展從事這些活動的能力,同時他們都有這種活動能夠滿足的種種需要。

  從「西化」到「現代化」,表面上看只是修辭上的變化,但實質上是對現代世界變革趨勢的再認識。就近代中國思想界對這一認識過程的演變而言,在清末以來關於東西方文明的日益激烈的爭論中,已出現所謂「新學」與「舊學」之爭。但「新」與「舊」是一個朦朧的概念。到「五四」前後,進一步認識到這是傳統東方(中國)文明與現代西方文明之爭。從朦朧的維新意識到較明確的現代意識,這在「五四」時代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已經出現。例如當時陳獨秀在《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》等文章中即已認識到,中國的近世文明實質上仍是古代文明,而只有歐洲的近世文明才是真正的近世文明。「『近世文明』者,乃歐羅巴人之所獨有,即西洋文明也」。這是給西洋文明以明確的時代定位。到了三○年代,在有關「全盤西化」和「中國本位文化」的論爭中,現代意識就更加明確了。哲學家馮友蘭曾指出從「西化」概念到「現代化」概念,是一種思想上的「覺悟」。他寫道:

  現在人常說我們要近代化或現代化,這並不是專是名詞上改變,這表示近來人的一種見解上的改變。這表示,一般人也漸覺得以前所謂西洋文化之所以是優越的,並不是因為它是西洋的,而是因為它是近代的或現代的。我們近百年來之所以到處吃虧,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國底,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古的。這一覺悟是很大的。即專就名詞說,近代化或現代化之名,比西洋化之名,實亦較不含混。基督教化或天主教化確不是近代化,或現代化,但不能不說是西洋化,……

  從東西文化的分野到「現代」與「前現代」的分野,可說是從文化形態史觀到社會進化史觀的分野。關於「現代」概念的爭論,過去主要是哲學的和美學的涵義;而今天我們對「現代」的定位則主要是歷史學的,是現代發展意義上的。東方的西方化,這是一個西方的概念;東方的現代化,則是一個新概念,是第三世界發展中的新概念。
Language
Chinese
Pages
600
Format
Paperback
Publisher
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Release
September 02, 2013
ISBN 13
9789861579719

現代世界史後篇:一八七○年起

R.R. Palmer
4.5/5 ( ratings)
推薦序

用「現代化」的視角解讀現代世界史

  用「現代化」概念來取代「西化」概念,這絕不僅是一個修辭上的問題,而是對觀察現代世界的「西方中心論」觀點的修正和突破。這在本世紀七○年代以來西方出版的近現代世界史著作中,有明顯的轉向。在這裡,我要特別推薦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帕爾默(R. R. Palmer)與科爾頓(Joel Colton)合著的《現代世界的歷史》 。此書的一大特色,就是以「現代世界」的形成為主線,從「現代化」的新視角來觀察近期世界歷史的進程。作者對「現代化」的涵義沒有嚴格的界定,但做為本書核心概念的「現代世界」(modern world)是不同於古代的「希臘世界」、「羅馬世界」、「拜占庭世界」或「阿拉伯世界」的。現代世界是從近世以來世界歷史進程的整體關聯性的觀點出發的。要了解現代世界,必須從歐洲開始,因為從十六世紀以來,歐洲在數世紀中建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、全球性的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技術和科學體系的綜合體,這是由歐洲及歐洲人移民後裔組成的國家所構成的「文明世界」。到十九世紀七○年代,世界上確實已存在一個「以歐洲為中心的文明世界」。 按作者的觀點:「歐洲是世界上首先變成現代的部分地區,世界的其餘部分則正在進行一個持續的現代化過程,而現代世界正在變成一個日益相互連結的整體。」 作者稱此為「新的全球一致性」(a new global uniformity)。書中也使用了「西化」和「歐化」二詞,主要是用於俄國和日本「借助仿效西方而實現現代化」的歷史過程。 在區分「現代化」和「西化」兩個概念時,作者顯然把現代化理解為一個包括西方在內的世界歷史範疇。書中寫道:

  二十世紀後期,全世界各民族都還在經歷「現代化」的歷程。它有許多形式,其中最明顯的標誌是飛機、超級市場、電腦技術和城市人口稠密。……結果之一,是在文明的某些方面出現新的全球一致性。現在已不再是「西化」的問題,如過去日本和俄國經歷過的那種情況,也不是人們有時警覺地指出的世界被美國化的問題。這是一個過程,美國人和歐洲人曾經起過主要作用,但它的產生畢竟是由於採用現代科學、技術、醫學、運輸以及電子通訊工具等的結果;哪裡採用這一切,哪裡便出現這種過程。看來,包括各種文化和種族的整個人類都有可能發展從事這些活動的能力,同時他們都有這種活動能夠滿足的種種需要。

  從「西化」到「現代化」,表面上看只是修辭上的變化,但實質上是對現代世界變革趨勢的再認識。就近代中國思想界對這一認識過程的演變而言,在清末以來關於東西方文明的日益激烈的爭論中,已出現所謂「新學」與「舊學」之爭。但「新」與「舊」是一個朦朧的概念。到「五四」前後,進一步認識到這是傳統東方(中國)文明與現代西方文明之爭。從朦朧的維新意識到較明確的現代意識,這在「五四」時代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已經出現。例如當時陳獨秀在《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》等文章中即已認識到,中國的近世文明實質上仍是古代文明,而只有歐洲的近世文明才是真正的近世文明。「『近世文明』者,乃歐羅巴人之所獨有,即西洋文明也」。這是給西洋文明以明確的時代定位。到了三○年代,在有關「全盤西化」和「中國本位文化」的論爭中,現代意識就更加明確了。哲學家馮友蘭曾指出從「西化」概念到「現代化」概念,是一種思想上的「覺悟」。他寫道:

  現在人常說我們要近代化或現代化,這並不是專是名詞上改變,這表示近來人的一種見解上的改變。這表示,一般人也漸覺得以前所謂西洋文化之所以是優越的,並不是因為它是西洋的,而是因為它是近代的或現代的。我們近百年來之所以到處吃虧,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國底,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古的。這一覺悟是很大的。即專就名詞說,近代化或現代化之名,比西洋化之名,實亦較不含混。基督教化或天主教化確不是近代化,或現代化,但不能不說是西洋化,……

  從東西文化的分野到「現代」與「前現代」的分野,可說是從文化形態史觀到社會進化史觀的分野。關於「現代」概念的爭論,過去主要是哲學的和美學的涵義;而今天我們對「現代」的定位則主要是歷史學的,是現代發展意義上的。東方的西方化,這是一個西方的概念;東方的現代化,則是一個新概念,是第三世界發展中的新概念。
Language
Chinese
Pages
600
Format
Paperback
Publisher
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Release
September 02, 2013
ISBN 13
9789861579719

Rate this book!

Write a review?

loader